Joshua

一篇并不像书评的《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若安:

看到 @顾清辞Kai 老师的读书安利,忍不住动手写了读后感,但无论如何都写不到三千字。还是请多多包容吧。


我读·我见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虽然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所著的《如何阅读一本书》出版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但它其中提到的关于阅读的方法让如今的人们也受益匪浅,受用终身。然而写这本书的书评时我并不打算按照《完全写作指南》中书评的写作模式去写,而是想结合自身的读书经历,还有从清辞这里学习到的和从其他网站上看到的,去讲述这本书中对我有用的地方。
  本来之前在学校做过一个关于读书的演讲,也写了几千字的演讲稿,然而后面丢了只能现打。笔者为即将高三的高中生,也并没有太多精读和写书评的例子,如有错漏或观点有失偏颇,欢迎友好指出还请多多见谅。


四个阅读层次
   这本书讨论的核心问题之一便是阅读的四个层次,按顺序分别为基础阅读、检视阅读以及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
   只要拥有最基本的阅读技巧和识字本领,那么你就可以达到基础阅读的层次,它侧重于对句法和词汇量的考察,就像是我们高考中英语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那个水平,不要求你对文章做进一步的鉴赏,只要求你能从字面意思上读懂文章。相信现在作为学生或当过学生的人都可以达到这个层次(至少在中文领域)。
  在我看来,检视阅读和分析阅读与其说是两个不同的阅读层次,不如说两者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检视阅读需要你以最快的时间分析出文章的思想主题,做到看着原文不会弄错文章细节,比如说我们语文高考中的论述类文本阅读,你要在看似与原文一致的选项中找到偏差一项,这也就很考验检视阅读的功底了。在日常生活中,我通常会用这个技巧来挑选喜欢的书,从目录、标题以及书中部分内容,当然还有封面和排版(毕竟我是一个一丢丢的颜控)去选择,减少买错书的情况。
  分析阅读则是我心中之痛,也是我阅读的一块短板。一是因为课业也在慢慢加紧,而无用的玩手机又不断侵蚀时间;二则是自己看书兴趣很少能够持久,可能今日感兴趣看了半本后面就不想看然后丢掉了。可能至今算上分析阅读的书寥寥无几,可能还要勉强算上政史地的课本。结合着这几本书,我也谈谈我对分析阅读的理解:“推敲”与“琢磨”。如果是阅读小说,就要琢磨故事塑造的背景以及对人物的影响,推敲作者的措辞和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如果是阅读社会学文章,便要琢磨其中的主题与作品对应分支的联系,思考作者对于一些重要名词的定义,并推敲选用例子和作者解释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成立;如果是阅读史学著作,可能还要注意历史时间线的梳理和空间的比较,如果有兴趣还可以顺着注释去挖掘一手史料等。事实上,分析阅读所花费时间精力巨大,然而成效也很明显。假如你开始就花大量时间将新领域的几本经典著作读透,看类似的书籍的速度就会加快——因为你已经熟悉了这个领域的思考方式和基本词汇,就算遇到难啃的书本也有一个参照物可以对比。在这个过程中参考书和网上工具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分析阅读中,读者需要辩证看待作者观点赞成与反对都要有证据的支撑。作者在书中列举的反对的四点理由“知识不足”“知识有错漏”“逻辑有误或推论无法让人信服”“分析不够完整”或许不能概括所有的见解,然而那种“我了解,但我不同意”的态度值得人们反思。如今说“我不同意”的人比比皆是,然而又有谁去了解自己所反对的观点或是作品的深层含义?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洛克的《政府论》上篇,看看洛克是怎样驳斥保皇派鼓吹君权神授和王位世袭的言论的。
最后就是主题阅读,顾名思义便是围绕主题展开的阅读。我将其分为两种,一种是“顺藤摸瓜”法,这是从清辞的经验贴中学来的,我也有切身体会。前些年在杂志看到过一篇讲述浦江清先生的文章,便对民国学者产生了浓厚兴趣,去看了朱自清、叶嘉莹等人的著作,之后又从各个方面了解了民国知识分子的相关事迹和总数,又对知识分子这一群体感到好奇去看了《知识分子与社会》。这并不是书中提到的,但我觉得确实有可取之处。第二种则是为了细致了解某一领域而做出的筛选。读者既可以按照清辞所说的那样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深度拓展、横向比较(同时代)、纵向比较(不同时代),也可以直接按“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来寻找书籍。不过我经常是去书背后的参考文献或书籍去翻,有时候也会去找一些书单来看。
 
整本书的总评
  首先这本书不仅仅是前面提到四个层次,还包括阅读不同书籍的方法、使用参考书的教程以及对读者的要求。无论是哪一部分,都有存在的价值。本书最大特色就在于它是一本教你“如何去做”的书籍,它不仅阐述了一个比较系统的阅读模式,而且也给予了切合实际的阅读指导和技巧,供读者在实践中慢慢运用。书后也附有一个建议阅读书目,涉及领域较广,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这本书与其当做一本完整的书去读,还不如当成一个阅读的“参考书”,如果你在读小说,就去翻小说那一类型,将这些技巧用于你平时的阅读中。正所谓知行合一,将所学的拿去用了才是自己的,不然这些知识就相当于无用之物。
   当然,这本书也有自身不足之处,比如说语言比较繁琐,还有条条框框也比较多很容易陷入教条主义。
   关于阅读的个人一些想法
  来到乐乎最开心的事情是遇到三位老师,一位是清辞,让我在有限的高中生涯中可以了解到与汉语言相关的知识和读书的一些窍门。如果没有她,可能我的阅读面会更加狭窄。在关注清辞的一年中,我陆陆续续读完了她书单中的三分之一,也是很不可思议的。还有一位是冬寡区的写手,她所推荐的书籍为我打开了俄国文学的大门,像是《俄罗斯白银时代文学史》和《野蛮大陆》。最后一位则是读书Tag下的朝闻道老师,他的那篇《读书九年》让我反思自己阅读的轻浮,也渴望成为像他一样用读书去将自己铸造成器的人。
  在看到他们时我会想,如果我离开了高中,走向社会,是否仍然有这样的恒心将阅读进行到底?我诚然想待在象牙塔不见风雨,然而之后的定数到底如何也未曾得知。我曾经一度想选择文史哲和图书馆学,然而也在爸妈的沉默下退却。我尽能够把握的只有手中的书籍和余下阅读的时间。
  事实上,阅读是一个很私人的事情。这种私人第一表现在兴趣的差异上,像李白推崇谢安,杜甫仰慕周郎一样,个人爱好所限制;第二也表现在读书方式的差异性,有些人习惯大量阅读同一主题通过对比形成自己观点,有些人习惯精读一本便以此本为参照物进行其他书籍的消化和吸收;还有一点则是体现在家庭、教育底下的个体差异性,“你要生长在不错的家庭,拥有挺好的家庭教育,小学、中学都受到不错的教育培养。你慢慢走过这样一条幸运的轨迹,透过教育培养出的阅读能力帮助你读到很多人没办法读到的书”(梁文道语)。
在阅读的过程我,我往往会跌入一个怪圈,这也是许多读书人的弊病。这就是台湾作家詹宏志称之为“人文沙文主义”的情绪:在一些知识分子、读书人和学者眼中,只有符合他们心目中某种理念、某种品味的书才是真正的好书。他们不仅看不起写这些书的人,连看和买这些书的人都看不起。在这种心理的驱动下就很容易解释一些社交网站上书单名单的盲目攀比和读书鄙视链。说到底,阅读的私人化不代表个人可以将自己的品味强加于大众身上。
“读书读到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世界有多复杂,书就有多复杂,人有多少种,书就有多少种。”

评论

热度(128)